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當兒童進入美術館


在美術館,大家都認為兒童是重要的,因為藝術欣賞必須從小培養;在美術館,大家都知道帶領兒童參觀展覽是辛苦的,因為他們天性活潑好動,而且缺乏耐性。相信美術館的教育人員都十分清楚,一群孩童的能量能為美術館帶來什麼樣的「震撼」。桑貝(Jean-Jacques Sempé)與葛西尼(René Goscinny)在《尼古拉的下課時間》[1]中,對於兒童參觀美術館的描寫雖然稍嫌誇張且充滿戲劇性,卻離真實的情況不遠。在現實世界的美術館中,常能目睹一群兒童「過境」美術館的景象:遊覽車載來一群校外教學的小朋友,偌大寧靜的美術館大廳頓時有如煮沸的開水般沸騰起來。帶隊的老師及美術館工作人員開始安撫、整頓這批因得以離開教室而情緒亢奮的孩童。寬敞挑高的空間絕對是致命的誘惑,不斷有小朋友從剛剛整好的隊伍中游離出來,打鬧聲此起彼落。解說員還沒說完第一幅畫作,小朋友已開始騷動不安。

我們難道要責怪兒童對藝術毫無耐心、漠不關心嗎?美術館的展覽場真的充滿了各種禁忌:不准亂摸!不准跑跳!不准喧嘩!不准攝影!不准吃東西!不准!不准!不准!聽起來有如進入高度戒備的軍事重地。美術館要拒絕兒童參觀,以保障展場的參觀品質嗎?還是必須採取特別的「隔離措施」,以免干擾到其他觀眾?在這些年的工作經驗中,我們常思考美術館應該如何面對「兒童」這個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參觀對象。我的想法是,如果我們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總是以沮喪及疲憊收場,又怎能期待孩子們喜愛親近藝術並樂在其中呢?因此,考量兒童的學習特性,如何設計生動有趣的藝術欣賞或創作活動,乃是美術館教育人員在規劃針對兒童的教育活動時,必須費心思考的問題。


為兒童量身訂做的展覽 

一般人對於美術館的展覽概念,大多認為是基於某種策展理念,經過精細的安排與規劃,在特定空間以專業的展示方式(包括作品的陳列方式、照明的安排、動線的規劃等)呈現。另外,為了維護一般觀眾的觀賞品質,強調高格調、高水準的展品呈現,以及顧慮作品的安全等因素,展場中不得不設下各種限制,但卻壓抑了兒童好奇的天性,容易造成觀賞時的不耐情緒。

1999年5月29日、30日,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了為期二天的「第一屆美術館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中,我們首次注意到一些國外美術館針對兒童所規劃的特別展示活動及專屬的活動空間。[2]本館亦自2001年起,連續四年引進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工作室為兒童特別設計的美術教育活動。2003年8月16日、17日,本館更進一步策辦以「為兒童設計的教育展示」為重點議題的國際研討會——「2003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遊於藝」,邀集國內外知名美術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暢談他們與孩童接觸的經驗,也帶來許多值得國內美術館借鏡的精采案例。[3]透過這些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本館自2005年起,開始由教育推廣組的工作同仁,每年自行獨立策辦專為兒童設計的教育展至今。在美術館為兒童所辦的「教育展」,不同於一般的展覽,它的特徵在於高度的參與性與互動性,透過特殊的展示設計及創意的安排,讓兒童在觀賞或操作中刺激全身的感官,激發自主學習的慾望,進而產生主動親近藝術的興趣。此外,搭配展覽主題,原作的展出亦是本館「教育展」的特色之一。因為,我們認為,直接欣賞、接觸作品的經驗是無可取代的。

2010探索藝術展「KoKo自然」,是我們為兒童推出的第六檔特別企畫展覽,由於「教育展」一詞,容易聯想到學校教育或其他非美術館類型的博物館展示型態,因此,改以「探索藝術展」為此類展覽的名稱,藉以強調參加者的主動性及實踐性。此次的展覽,從企畫階段到執行階段,皆投注了有別於以往的經費、時間與人力,希望提供進入展覽會場的兒童或一般觀眾能有一段豐富且具教育意義的藝術饗宴。

結語

兒童與美術館的關係,並非都是令人緊張的。在我們與兒童互動的經驗中,常常發現從兒童身上所獲得的啟發與鼓舞,往往遠超過成人。兒童在美術館也並非都是張牙舞爪,令人生畏的猛獸。我們也經常看到熱心的父母偕同孩子們興致高昂地參與美術館各項活動,興奮地分享欣賞藝術的樂趣;也常常目睹孩子們專注的表情與伴隨成就感的愉悅神情。這些都不斷地鼓舞著美術館的教育工作者,期待能為兒童們提供更多樣、更精緻、更豐富有趣的藝術教育活動,希望激發他們欣賞、接觸藝術的興趣,將美術館視為終身學習與體驗藝術的場所。
(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長 劉建國) 

[1] 桑貝葛西尼著,高憲如譯,《尼古拉的下課時間》(台中:晨星出版,2003),pp. 87-93
[2] 有關研討會內容請參照《第一屆美術館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輯(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
[3] 有關研討會內容請參照《遊於藝:2003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